今天我们聊一聊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因为这件事情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我相信现在正在看的读者里,有一些人总归是来自于中国比较欠发达的地区。
比如说中国的中西部,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是山区。
首先,我要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前几年一个央视的记录片特别火,叫舌尖上的中国,大家应该都看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作为一个学者注意到舌尖上的中国里面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跟松茸有关。
各位也知道松茸是一种非常美味的这个食品,长在山里。
纪录片里讲到一位藏族的少女叫卓玛,她和妈妈在这个松茸盛产的这个季节,每天凌晨3点就要坐着摩托车到30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里面去采松茸。
在为期两个月的这个松茸采摘季节里面,她和妈妈挣到了元。
而这元是对他们两个月的回报,其实也就是全年的回报。
也就是说,他们平均大概每个人一年的收入大概在元钱左右,通过采摘松茸来获得这样的收入。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贫困的一个生活状态,那么面对这样的贫困怎么办?
最近这些年,我们的中央也把减贫扶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政府工作目标来对待。
比较优势与资源受限行业
那么怎么帮助这些欠发达地区的人,特别是农民来脱贫致富?
有很多人说我们可以给他们钱。帮他们在当地发展一些产业,那不就扶贫了吗?
这样的想法是一种非常天真的,也许也是一种善良的想法,却实际上不切实际的,为什么这样说?
这个就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和经济学原理特别相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关键词叫比较优势。
什么是比较优势?
说的通俗点,就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或者农村都有它相对来说比较有竞争力的产业。
那么也许这个地方很穷,但是在某一些特定的行业上,他这个产品却可以有需求可以卖得动。
说穿这么一个道理,那么中国很多比较偏远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农村的比较优势,不是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现代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它是一种特别需要规模经济的这么一种产业。
也就是说他需要人多。
而且这样的产业,最好是在城市里发展,特别是在大城市发展。
而这样的城市,还最好接近于港口和特别重要的交通线路,因为这样的话,物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偏远地区的农村经济怎么发展,往往他们比较有优势发展的产业,是农业、旅游。
如果风光比较好的话,还有自然资源。
比如说今天我的故事讲到这个松茸,它就比较介于自然资源和农业中间的这样一种状态。
这种产业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我把它称之为叫资源受限行业。
也就是说这种行业,它的GDP产出是受制于某一种核心的投入品的。
比如说农业,农业的收入总体上来讲,这个地方的产出是取决于土地数量。
旅游,产出就主要取决于这叫做风景,能够接纳多少游客。那自然资源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靠天吃饭。
比如说我今天讲到这个松茸故事里,基本上是老天爷决定的。
如何让当地的人富起来?
那么我想让当地的人富起来,就是要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也就是人均GDP。
如果我要帮助一个地方提高它的人均gdp,大家想是不是有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我就帮他提高分子,总gdp提高了以后,人均gdp可以提高;
另一种办法是减少人口。给定gdp以后,如果人口减少了,人均gdp也可以提高。
那么对于一个贫困地区来讲,我们想帮助他提高人均gdp,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中国那些很多贫困的地区,尤其地理条件不太好,远离大港口,远离大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他真的不适合去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他比较适合发展的产业,就是我前面讲到的这种叫资源受限行业。
gdp的总量很难增长,那大家想我要提高人均水平,是不是就应该把人给转移出来。
比如说我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个松茸的这个例子。
这山上的松茸就那么多,如果我农民的数量减少,采松茸的人数减少,是不是每个人就可以多采一点?
我前面讲到这个卓玛和她的妈妈每天凌晨3点钟就要进山,为什么?
因为她如果晚去了,别人就把松茸里采走了。
那么大家想,如果要是人减少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要大家都在那里那么拼,可以晚点进山,人均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
那么这些人要移到哪里去?移到城市里去。
那么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偏远地区收入低,而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大城市里,甚至存在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现在在城市里特别像沿海的一些城市。尤其又是沿海的超大型城市。月收入在3、4千、5千甚至更高的工作其实都是不太难找到的。
比如说在上海,一个家政服务员的收入,很可能高到到,还有过一万的。
而这样的一种月收入可能就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的年收入,甚至年收入要乘几倍才行。
大城市,工资赶不上房价
回老家,找不到心仪工作
生存和发展,该如何选择?
公租房、学区房、城市雾霾...
个税降了,孩子还是上不了学
我们该如何用经济学的逻辑
去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浪理财大学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开设课程《城市发展63问》。
陆铭教授去年出了一本书叫《大国大城》,得到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得了不少奖。
其中包括了国家图书馆的文津奖,同时也入围了中央电视台的年度好书的提名。
之后,就有不少读者反馈,希望陆铭教授能够通过网络更为生动的更为具象的讲讲城市发展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
于是,就有了这节课程。
63节课,看懂中国城市
一步步带你看透中国城市的现状和未来
抓住下一个十年的城市红利
分钟,理顺个人前程
城市化浪潮中,每个人的爱与愁
无论留守,还是逃离
主动选择,从容生活
多位大咖倾情推荐
只需99元升级你的认知理顺个人前程,洞察财富先机立即扫码试听1讲师介绍陆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学术畅销书《大国大城》的作者。担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AsianEconomicPapers(MIT出发版社)编辑和《世界经济》等期刊编委。2课程大纲理顺个人前程,洞察财富先机立即扫码试听学投资,就上新浪理财大学扫码进群领取专属福利Tips:购买课程后,你的课程可以在“新浪财经APP首页-理财大学-已购”界面查看(